【城检“三抓三促”进行时·姣姐课堂】持续优化社工服务,在个案中力求实效
个案帮教效果是检验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科学规范专业的为罪错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及其他需要救助的未成人开展帮教项目,即是有效落实刑事诉讼法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特殊规定的内在要求,也是切实提升检察机关专业化和社会服务建设结合的关键举措。城关区检察院持续推进优化社工服务建设,让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在每一个个案和服务项目中掷地有声。
一、从引入到健全,不断推动提升司法社会工作规范化水平
引入社会专业力量,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夯实基础。2020年1月,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共青团兰州市城关区委员会、兰州市城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式签订三方协议,确定依托城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受城关区检察院委托,以项目化运作为载体,提供相关社会服务,支持和引导城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向有需要的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合适成年人到场、社会调查、跟踪帮教、心理测评、亲职教育等专业服务,并协助开展观护教育,提供专业化的生存技能培训和考察帮教,临时安置等工作,自此,司法社工开始正式参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建立“一库三机制”,为社会支持体系社工服务标准探索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社工服务项目的质量,真正做到社工人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规范严谨,社会调查专业客观,跟踪帮教个性有效,城关区检察院先后制定了《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实施办法(试行)》《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流程》,并建立了“一库三机制”。“一库”是由专业社工组成的“合适成年人库”;“三机制”,其一是跟踪帮教由“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帮教机制;其二是以失败案例分析反思的总结机制,把帮教失败率作为年底社工考核的重要指标;其三是定期联系机制,对委托社工开展的项目,要求向检察机关报送月报表,便于及时掌握个案帮教进程和存在问题。
强化司法社工专业培训,为提升社工服务质效注入活力。检察院和团委每年组织社工参加不少于2次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社工人员的专业素能及服务司法办案的水平。2022年城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2名司法社工参加了由青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的线上“司法社工培训”,取得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质,并参与心理团体辅导和个案督导,提升了社会工作中的心理服务技能。
二、多举措、高质效帮教涉案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年,城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受城关区检察院委托,为83名受帮教未成年人提供252次服务,其中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合适成年人56人次,社会调查51人次,风险评估1人次,心理疏导6人次,心理测评17人次,开展亲职教育18人次,对34名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小组活动10人次,103次观护帮教。随着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关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观护帮教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的亲职教育、风险评估、个案服务工作对帮教的效果更加凸显。帮教服务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和每个帮教活动力求实效,2022年,社工组织在附条件不起诉考察中,33名少年迷途知返,帮教成功率达到了97%。
有效精准帮教,为守护少年成长照亮前路。例如,未成年人杨某某因抢劫被城关区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委托社工开展跟踪帮教。接到委托后,司法社工结合访谈调查、房树人心理绘画测评分析,其家庭关系、心理状态以及案由事实,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教方案。一是开展亲职教育。了解到亲子之间几乎难以沟通,社工对杨某某母亲进行了亲职教育,引导母子之间多表达感受,少用说教式讲道理。二是进行心理辅导。就杨某某在不同阶段遇到的挑战与困惑,分别开展以“学业辅导”、“成长中困惑”、“提升情绪和心理调适能力”为主题的帮教会谈辅导;借助心理沙盘,进行心理疏导。三是组织社会实践。在暑期,特别安排杨某某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四是进行法治安全教育。在线上不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生活中的消防安全、法律常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安全等领域的知识进行宣教。社工针对杨某某制订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将法治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同时也关注其个人在成长中的困境与局限,通过主题明确的帮教会谈,帮助其澄清自我的负面评价,接纳过去,并发现自我的优势,走出困境;通过开展亲职教育,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丰富其身份角色定位,提升自我价值感和效能感。多重帮教工作方法的结合,在六个月的帮教其内有效改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思想认识,提升了法治意识,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立足问题困难,把补短板填空白作为目标导向
司法社会服务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进,进行了一些探索优化,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表现出较大的工作局限性,服务质效亟待进一步提升。一是针对被服务未成年人的不同需求,司法社工能开展的社会支持手段不够丰富,个别化的、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不足,社工服务目前主要提供相关项目服务如心理疏导、亲职教育等,但社会实践体验性、约束性的项目不足。二是社会力量参与不足,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资源链接渠道不通畅,实体企业资源缺乏。比如观护基地建立难、维护难,社工服务和爱心企业参与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没有有效链接。日常帮教中,社工服务表现为重心理干预轻实际帮扶。三是目前建设项目服务标准与问题评估体系建设还不完备,对社工的培训投入不足,考核制度还不健全,制约了服务质效的进一步提升。理清问题清单后,明确进一步拓展资源载体,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人培训、考核配套机制是优化社工服务建设的重要方向。
城关区检察院将不断优化司法社工服务项目,发展社工深入、专业参与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救助事业,力求发展目标明确,推广思路清晰,发展成果可期,让光照进更多孩子的内心,照亮更多“隐秘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