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理论 > 正文
研究理论

城关:创新方式提升侦监协作质效

时间:2025-07-1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2024年6月27日,检察日报刊发《兰州城关:创新方式提升侦监协作质效》

在办案实践中,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以高占位谋划、高标准推进,与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联合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以下简称“侦协办”),建立协作机制,通过个案办理与类案指导双轮驱动,持续强化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领域的工作质效。

突出监督重点,创新方式提升法律监督实效。一是强化执法活动全程监督。城关区检察院常驻侦协办人员通过常态化查阅案卷等方式,将检察监督关口前移至公安机关侦查环节,实现监督线索的动态发现与跟进;二是深化专项监督攻坚。依法介入公安机关“积案清仓”专项行动,对公安机关长期未撤案、未移送起诉的“挂案”开展靶向监督,推动案件清理规范化;三是依托数字模型赋能监督办案。借助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梳理分析监督线索,针对共性问题制发检察建议并全程督促整改,从源头上破解执法司法难题。2025年以来,城关区检察院通过协作机制引导公安机关办理重大疑难案件24件,发出各类监督文书126份。

凝聚检警合力,打造协同治理体系。一是深化业务联动机制。侦协办定期召开业务研判会、检警联席会议,通过同堂培训、个案研讨等形式,推动检警双方统一执法司法理念与办案标准。2025年以来,侦协办已召开联席会议、案件讨论会、培训会等10余次。二是完善规范化协作体系。统筹推进检警双方在行刑衔接、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等领域的机制创新,共同会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实施办法》、《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站式”办案救助机制》等,实现协作流程标准化、规范化。

强化机制构建,推动办案质效提升。一是依法开展捕前审查。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拟提请批准逮捕案件,依法适时介入开展释法说理、刑事和解等工作,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至公安机关查阶段。二是优化诉前分流模式。针对醉驾、轻伤害、小额盗窃等轻微刑事案件,建立“一站式”简案快办机制,通过集中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公开听证拟不起诉案件、提起公诉案件同步向辖区司法所发出社区矫正意见书等举措,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三是构建智能监管体系。建立社会危险性量化考评机制,要求公安机关提请批捕时固定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证据,并研发非羁押人员数字化监管系统,实时掌握犯罪嫌疑人动态,有效破解非羁押人员监管“空心化”难题。


关闭

智能悬浮区